曹阳的博客 仅用于学习和分享

20年3月读书笔记

2020-03-01

每天一本书,不是365篇,贵在坚持,而非数量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1. 斯科特·派克,美国精神科医生、畅销书作者、思想家和心灵导师。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为了不依靠家人而去当军医,驻扎过冲绳岛,反对过越南战争,后来自己开诊所、写书、做演讲,声名远播。
  2. 作家们通常在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
  3. 一方面,人生必然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人也天生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4. 保持平衡的关键是放弃,很多人无法保持平衡,是因为无法承受放弃带来的痛苦
  5.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责任的重负

责任的重负

  1. 托尼·朱特,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在纽约大学执教,专门从事欧洲问题研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之一。2007年,托尼·朱特入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这个院士头衔,可是英国科学院能够授予一个学者的最高荣誉,是对一名学者学术水平的最高认可。他的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沉疴遍地》《思虑20世纪》等。
  2. 在本书里,从极负责任到不负责任,托尼·朱特用精准的历史眼光、严谨的学术态度,重建了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种种事迹,用铁一般的事实配合严密的说理,告诉我们负责社会责任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知识分子在任何时候都坚守良知,言行一致。而在整个20世纪的法国社会,只有三个人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是莱昂·布鲁姆、阿尔贝·加缪、雷蒙·阿隆。
  3. 为什么说法国的20世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时代?因为当时的法国充斥着三种不负责任,分别是政治上的不负责任、道德上的不负责任以及知识分子空谈误国的不负责任。
    政治上:当时的法国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参与国家治理的那一系列政治家,时常呈现出一副庸碌无能、毫不上心、高度无知的面貌。
    道德上:不迭地调换阵营
    空谈误国:知识界终日所干的事情,就是不停与敌对阵营展开论争。
  4. 为什么知识分子要为法国20世纪的不负责任负责?因为,知识分子本肩负着理清思想、引导舆论、指引未来的重任,结果却陷入了互相攻击没完没了的争论中,制约了社会政治的发展。
    现代政治权力高度仰赖于对历史的解释,其结果就是,历史成了政治。对历史进行解释的人,正是这一些知识分子。而对历史进行解读的目的,在于提出方案,推动历史,这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5. 为什么说是莱昂•布鲁姆、阿尔贝•加缪、雷蒙•阿隆三人担起了那个时代的责任的重负?首先是因为,他们三人都不算纯粹的法国人,这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局势冷眼旁观、保持清醒。其次,他们三人都智力超群,拥有敏感而准确的政治判断和道德判断。最后,他们三人都有着极高的道德操守,始终坚守良知、言行一致。
    莱昂·布鲁姆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作家。他出生于巴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从小对文学和法律兴趣浓厚,且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后入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行政法院担任法律顾问,并开始跨入公共政治领域。他的政治生涯在1936年达到顶峰,那一年他成为了人民阵线联合政府的首脑和法国第一位社会党籍的犹太人总理。
    阿尔贝·加缪大家并不陌生,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作家、哲学家。195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1951年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展开论战。在他们决裂之前,世人都把加缪视为萨特的亲密战友,存在主义思想的先驱。但加缪本人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
    雷蒙·阿隆是法国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出生于巴黎一个犹太家庭。对德国哲学和社会学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研究,对社会政治中的极权问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阿隆的思想对许多当代政治家有重大影响,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称呼阿隆为“我的老师”。
    加缪出生时,阿尔及利亚尚是法属殖民地,但随后爆发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运动,当地人要求独立。加缪是个法国人,但因为出生在阿尔及利亚,故而对那儿充满了感情,在这一层面上,加缪其实不太愿意正视阿尔及利亚独立这一事件;然而作为一个拥护普世价值的人道主义者,加缪在理智上又必须赞同阿尔及利亚民族争取独立自治。这就使得加缪的心中始终伴随着一种矛盾而冲突的感情。
  6. 舆论界的大危险,是偏向纸上的学说,而不去实地考察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什么才是“应对挑战”

  1. 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2. 所谓“挑战”,并不是意味着难,而是意味着真实、具体、受约束。
  3. 松浦弥太郎在他的那本名著,叫《一百个基本》里面就讲过一段话:“经常会有钱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但不要把这样的话说出口。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强行咽回去。我觉得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
  4. 如果你没有一个建设性的更优选择,就不要随便批判现有的方案。现状总是会有问题,但是现状往往也是各种问题的最优解。
  5. 人们所谓的“没时间去做某件事情”,其实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对他不重要。

你赚的是红利,是工资,还是利润

  1. 不管在哪个商业文明时代,持续获利的方法,都是:用护城河,把时代降临的“红利”,守护为丰厚的“利润”,避免只拿微薄的“工资”。
  2. 红利,就是短暂的供需失衡,是商业进化带来的交易结构改变时,时代凑巧砸在你头上短暂的收益。
  3. 短暂的供需失衡带来了红利,也必然带来竞争。竞争导致供需重回平衡。这时,你只能赚到“社会平均利润”,也就是“工资”。你以为你在创业,其实你只是在为这个社会打工。
  4. 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只有牢牢守住自己的生态位,让竞争对手望而却步,才能享受真正的利润。
  5. 商业的进化,不论是生产效率的进步,还是交易效率的进步,都会引起商业世界的震荡,改变交易结构,出现不少“短暂的供需失衡”。

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

  1. 谢丽尔·桑德伯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之后出任Google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在担任社交网络Facebook首席运营官。
  2. 第一,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者非常缺乏,职位越高,男女比例越悬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给自己制造了内在障碍,比如低估自己的能力,规避风险,追求稳定。
    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比如女孩从出生起被更多地注重外貌,积极进取和作风强硬违反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被认定为不被接受和喜欢。
    女性被社会施加了很大的家庭压力,一个婚姻失败的女性,即便事业上再成功,也难影响人们对她的看法。人们很少问男性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问题,而对于女性,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3. 第二,女性在事业发展中,应该更加勇敢、自信、积极主动。女性需要学会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不是什么坏事,要敢于谈判,不要担心因此而不受欢迎。在职场中,女性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女性在谈判时可以使用“我们”,诉求利益的共同化,就可以避免说“我”时被贴上“自私自我”的标签。
    女性可以为谈判提供合理的解释,比如“我的经理建议我跟你谈谈我的报酬”,或者是“按照行业标准,这样的工作性质的报酬范围是多少”。
    告诉对方自己还有别的工作机会供选择。
    除了勇敢谈判、积极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之外,为了更主动地抓住机会,女性还需要在事业上更加敢于冒险。
    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不要问上去之后能去哪儿,只要坐上去就可以了。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办公措辞模糊了自己的意思。
    还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给自己的反馈,尽管有时候批评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4. 第三,对于同时追求事业和家庭的职场女性,需要让伴侣成为自己的真正生活搭档。丈夫有责任分享更多的家务劳动,妻子不要求全责备,打击丈夫的积极性。同时,职场妈妈要遏制住自己的内疚感,分清主次,更好地规划时间,分配资源,打破完美主义。
    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位越满意,成就感越高,越不可能轻易地辞职。而女性似乎落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将来照顾家庭,不敢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到了必须选择时,又会因为这样的没有吸引力的工作而轻易离开职场。
    当女性和男性都突破固有的性别分工角色,婚姻会更加平等,也会提升满意度。一方面,丈夫多做家务,妻子就不会那么郁闷,两人的冲突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当女性在外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时,夫妻关系也会更加稳固。
    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会阻碍人们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也会影响幸福感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1.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 这本书里没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故事,没有主角,甚至也说不上有主题。在这本书里,是一个故事将要结束,马上另一个故事开启,同时平行着又会有故事嵌套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主角,每个主角都有丰满的人格。人物与人物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3.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4.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5. 在这个传奇军人不断逼近权力巅峰的过程中,马尔克斯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来表明权力对他的影响。比如,他最亲密的战友,感觉到战争的虚无,在跟他例行发电报谈话时,敲下了一行字:”奥雷里亚诺,马孔多在下雨。”上校沉默了一会儿,回复说:”别犯混了,八月下雨很正常。”他忽略掉自己的革命同僚向他传递来的情绪。而他本来是极度敏感的一个人。
  6. 我担心的是,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7. 凡是叫阿尔卡蒂奥的,都属于外向型人格,往往鲁莽而强壮,做事不考虑后果,都有纵欲者倾向。叫奥雷里亚诺的,都属于内向型,偏好思考,享受独处,性格容易抑郁,身上都有沉思者的特征。叫蕾梅黛丝的,都是绝世大美女。
  8. 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

教父

教父

  1. 马里奥·普佐(1920—1999),生于纽约。由于普佐负债累累,45岁那年他决定要做一个畅销书作家,接受传统作家写法去赚一大笔钱,这样他写出了《教父》这本书。
  2. 《教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黑手党家族里的,权力更迭的故事。老教父遭受暗算,他的儿子复仇,摆平了所有仇家,接班成为新一代的教父。其中,教父这个称谓,指的就是黑手党家族的首脑。英文是“Godfather”,也就是上帝和父亲这两个词的组合。同时,在情节设计上,小说高度还原了真实世界里黑手党。再加上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人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发泄压抑的情绪。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教父》将成为一部独一无二的著作。
  3. 《教父》其实和咱们中国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都用了同一种方法,来打动读者。这种方法就是,打破禁忌。把那些你想做,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做、不能做的事,付诸行动。两代教父,维托·柯里昂和麦克·柯里昂,他们都在试图打破规则的约束。维托想摆脱政客的操纵,而麦克想摆脱黑帮规则的束缚。换句话说,他们都在努力从规则的参与者,变成规则的制定者。
  4. 维托对麦克说,自己这一生都在受人摆布。假如人生重来一次,他不想当柯里昂教父。他想成为柯里昂议员、柯里昂州长,成为在背后摆布一切的人。言外之意,所有的黑帮,幕后的大老板,都是腐败的政客。同时,这句简短的台词,也是《教父》的点睛之笔。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1. 托马斯·福斯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是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同时教授创意写作。美国著名的藏书家、畅销书《文雅的疯狂》的作者巴斯贝恩,把福斯特比作当代的维吉尔,认为他可以像《神曲》中的维吉尔引导但丁一样,带着我们在文学世界里漫游。
  2. 从完整意义上来说,小说是互动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与读者在精神的层面进行交流、商议,产生共鸣,发掘其中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仅在最大限度上领会了小说,也领会了自己。
  3. 一本小说的第一页,第一段,甚至是第一句话,就能提供给我们阅读这本小说所需要了解的一切。
  4.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需要让读者觉得这一切是真实的。
  5. 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叙述者全知全能,知道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基本上就是这个套路。在第三人称限制叙述中,讲述者往往代表了故事中一个角色的声音,去他去的地方,看他看见的东西,记下他的想法。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是一个局外观察者,并不清楚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意识流中,叙述者消失了,呈现出来的是那些思想。
  6. 每一部小说总会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你不能通过讲大道理来解决——那就成了论文,而不是小说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1. 莫提默·J·艾德勒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
  2. 阅读,是防止心智萎缩、延缓心智衰老的最有效手段。
  3. 应该尽量去读那些“略高于我们的”读物,而判断标准就是“这本书谈了什么、细节怎么样、是否有道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四点
  4. 最有学习能力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但是记住,不要在读完之前就随便下结论,如果读完以后你不能同意作者的看法,你要学会总结原因,如果你还是没有理解作者的看法,也列举下你的原因。
  5. 对于故事书,最好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进入它,并且,不要随便就评价它。
  6. 读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不需要希望自己记住每一个名字,许多人物不过是背景,衬托出主角的行动而已。
  7. 读历史书有两个要点,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时间段,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止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那么行动的原因。
  8. 每一个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的、有限定范围的主题。历史书说一个故事的时候,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明白方法是什么:究竟是把整本书按照时间点来划分,还是按照其他的逻辑来划分?是不是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别谈论一个时间段内的经济、文化和宗教呢?那么其中哪一个章节最重要呢?
  9.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很难读懂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一定有长进;第二,从长期来说,一本好书能够教会你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这个世界。

牛虻

牛虻

  1.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生于1864年,是英国著名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幼年丧父。出生不久,就跟着母亲迁往伦敦生活。从少女时期开始,她就游历了欧洲各国,还在彼得堡居住过,在那里,她同一些俄国民粹派革命者来往密切,继而对意大利以及俄国革命发生了解和兴趣。1897年9月,《牛虻》在伦敦出版,三个月以后,俄国成为它的第一个外文译本发行方。后来,这部小说在苏联和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2. 《牛虻》设定的时间背景,正是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的前夕,而天主教会在当时的意大利享有意识形态控制的地位,普世性的宗教必然和民族革命相冲突,这也是为什么教皇和教廷不可能在意大利民族统一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小说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了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红衣主教蒙泰尼里,思想开明,威望极高,但仍然无可避免地站在民族主义者的对立面,最终表现为他和阿瑟之间那极端戏剧化的两败俱伤。而阿瑟与爱人琼玛、父亲蒙泰里尼之间的情感发展和论争过程,既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让小说充满了层次感与复杂性。
  3. 《牛虻》的故事发生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讲述了主人公阿瑟如何从一个单纯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坚毅的革命者。
  4. 在历史背景的角度看,《牛虻》呈现出19世纪30~40年代天主教教会和意大利解放运动之间的潜在冲突。
  5. 作者伏尼契是英国人,却写了一部散发着俄国文学气息的意大利革命小说,其渊源就在于伏尼契和俄国民粹派革命者的深入交往,以及从中开启的对意大利革命的研究兴趣。而在小说完成之后,俄国也成为作品最早的接受和传播地之一,并掀起广泛影响。
  6. 中国读者最早是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牛虻》的。20世纪50年代,小说被译成中文,成为当时最受青年人喜爱的畅销书,继而引发了中国官方对于伏尼契晚年生活的关心,促成了一段跨国援助的轶事。
  7. 《牛虻》的中国命运在60年代出现变化,曾经的畅销书此时不再出版发行,其中有经济环境的原因,除此之外,也跟中苏关系恶化以及国内政治空气的剧变有关。
  8. 90年代,《牛虻》的中文全译本发行,恢复了此前译本删减的内容,而中国读者也开始以一些补充性的角度诠释这部革命经典,小说呈现的伦理问题被凸显出来,人物形象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三观不合怎么办

  1. 三观就是“真假对错好坏”的观念。
  2. 首先是世界观,就是你对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的认知观念,针对的就是事实性的问题。然后是道德观,道德观决定了你和他人相处的原则,就是说,当你的言行涉及到他人,这些言行应当符合什么规范。最后是人生观,人生观会决定你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并不是和他人完全无关,但人生观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3. 世界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世界的关系,我把它叫做天人关系,你依据世界观作出真假的判断。道德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人的关系,我把它叫做人际关系,你依据道德观作出对错的判断。人生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与自己的关系,我把它叫做自我关系,你依据人生观给出好坏的判断。
  4. “三观不合”基本上是一种“懒惰哲学”,是为了方便和偷懒就随意拿来用的说法。
  5. 我们未必天然喜欢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比如,自私的人会更喜欢和慷慨大方的人交往,而不是和与自己同样自私的人交往。
  6. 三观不同并不是冲突和分歧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一言不合就说我们“三观不合”,但现实是,我们在生活中,还真找不出两个三观完全相同的人,为什么?因为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并不是三个观念,而是三个观念群,针对三种关系领域的问题。
    比如人生观,构成美好的人生不是单一的价值观念,而是许多价值,所以英文会说values,是复数的。比如安全、健康、成就等等,都可能是美好人生需要的价值。有人少几样,有人多几样,还有优先性的排序不同,这就构成了多样的人生观。
  7. 人喜欢听符合自己偏好的意见,造成了“信息茧房”的现象,这是真实的。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希望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造成的。舒适区很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感和确定性。但是你发现了吗,完全封闭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其实也会不舒适。
  8. 就冒险的探索而言,你需要去适度接触那些自己起初不喜欢的意见。
  9. 遇到不喜欢的观点,建议你进一步去辨别,特别在两个地方:第一,这个观点究竟挑战了你的哪个观念群,和哪些具体观念?第二,这个挑战有多严重?
    如果它挑战了一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观念,那容忍这种观点的冒险可能会让你失去平衡,你会想要回避这种观点是自然的。
    但是,如果意见相左的观点,挑战并没有那么严峻,那实际上是给了你一个更深入探究自己的机会。
    人的三观本来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塑造的,可以塑造,本身就意味着可以改变。适度地冒险,接受挑战,会让自己变得更丰富。
  10. “总体关系模式”,就是伴侣之间共享了几乎生活的所有领域,每个人留给自己的自主空间非常少。对于这样的模式,两人的三观契合就非常重要,注意是契合,不是相同,意思是说能够彼此兼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矛盾,你要么改变三观中不契合的部分,要么改变婚姻关系模式,变成另外一种模式,叫做“局部关系模式”。
  11. 伴侣在局部关系模式中,会有更大的相对独立的自主空间,但仍然共享着共同生活的某个方面,可以叫做“共享轴心”。如果这个共享轴心没有了,那么亲密伴侣关系就会破裂或者名存实亡了。
  12. 轴心领域因人而异,可以是事业的成就或者进取心;也可以是生活情趣的品位,或者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意见,等等。只要是这些领域你们两个人都共同重视,而且围绕这个轴心,你们可以建立共识,那仍然有可能保持比较好的婚姻关系。
  13. 观念不和造成的婚姻问题是否能够改善,可能需要你先搞明白你们的关系类型;再看你们的关系中,共享轴心是否存在,质量如何;然后才能确定是不是有改善的可能。

非常时期怎样打造团队凝聚力

  1. 当一个团队遇到危机的时候,管理者可以采取的四个步骤:共享信息和柔软、重建心态、积小胜为大胜、学到改变。
  2. 在非常时期,信息的不透明是恐慌的最大来源,所以你要先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给回答了。比如,公司到底损失情况如何,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等等。管理者要主动示弱,从而调动大家去战斗。
  3. 不要见火就扑,这时候员工需要的,不是你匆匆忙忙地现编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认真听他倾诉,帮他平复情绪。
  4. 聪明的管理者,不会等着员工半年一年,憋一个大招出来,偶尔“成功”一次。打胜仗是最好的团建方式,人是一种“情景动物”,如果下属看到周围的人迟迟没有成功,久而久之,他们也会丧失斗志。
  5. 一方面,你需要反思生意模式。为什么自己的业务模式这么容易收到冲击?下一次冲击来的时候,我做好准备应对了吗?有没有新的消费行为,在危机中孕育出来了?我是否跟上了这次改变等等。另一方面,你更需要反思文化价值观。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1. 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是日本文学断层中崛起的异类,不仅在日本国内拥有惊人的销售量,还是被翻译成外文次数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他已获得谷崎润一郎奖、卡夫卡奖、安徒生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众多奖项,也是众所周知的“诺奖陪跑健将”。村上春树代表了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人,深受欧美艺术家的影响,爱好爵士乐,爱用极具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物质化都市的虚无感,用异类世界的奇幻补足都市灵魂的存在感。
  2. 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三个层面阅读《挪威的森林》。第一个层面的阅读可以把爱情作为关键词。作家有意识地用性与死作为主人公们情感发展的线索,讲述了年近二十的主人公在好友、恋人相继自杀后,逐渐探索自我,探索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
  3. 第二个层面的阅读可以从“时代”切入。小说充满深厚的怀旧情绪,因为六十年代末的日本社会深受消费主义、自由主义影响,年轻人的人生观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尤其是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既塑造了村上春树不从众、不流俗的个性,也奠定了《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追思、缅怀的基调。
  4. 第三个阅读层面是“技术”。作为村上春树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叙事上找到了自然而丰富的路径。在这部小说里,主线是渡边以第一人称叙述,但也经常大段引述其他人物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个人经历。这样一来,作者就好像在现实世界中构筑了平行世界,不同种类、不同色调、拥有各种意见和世界观的人物都能次第出场,故事的可能性随之膨胀,人物之间的瓜葛随之增加。如果从技术层面上审视,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对于人物关系的处理,大大超越了言情小说的陈旧套路。
  5. 《挪威的森林》之所以成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它固定了村上迷人的语言特色:感伤而不压抑,坦率而不低俗,几乎没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说的虽是青春情事,却没有传统私小说那种阴暗的黏腻感,也没有把孤独、寂寞、边缘写成负面的情绪,而是通过深邃的人物关系、极富特色的语言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
  6. 村上春树的语言魅力十分突出,简洁,具象和抽象都能达到极致,富于想象力和实验性。事实上,他用近乎冒险的手法,为自己开拓出一种超越本土语言局限的新文体。他的文字里萦绕着丰富多彩的爵士乐,充塞着消费主义时代丰富多样的商品名称,再加上似乎没有国界限制的故事背景,使得他的文字不仅极具弹性,而且天生具有传播基因,适合被译成外文,构成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7.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好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滚玩好吗?’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天。你说棒不棒?”绿子说,“太棒了!”于是渡边告诉她,“我就这么喜欢你。”
  8. 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害怕失望罢了。
  9.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10.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11.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

西厢记

西厢记

  1.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比如《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西厢记》。四十多岁时,王实甫已经身居高位,但是出于对戏曲的热爱,他果断辞掉官职成为了一名专职于戏曲创作的“文艺中年”。他经常流连于各个戏楼之间,每日沉迷于戏剧钻研,一直到去世前都在从事戏曲创作,可谓一生都是“戏痴”。
  2. 这个故事却不是他的原创,因为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叫做元稹,他曾经写过一部《莺莺传》,是这部《西厢记》的原型。作者是元代的,故事是唐代的
  3. 当时的社会中对女性的幸福非常漠视,将女性的名节看得比她们的生命更重要。所以才会导致崔莺莺提出要用自尽的方法来保护其他人。在这种视男女爱情为洪水猛兽的环境下,《西厢记》中对于“自由恋爱”故事的讲述是石破天惊的,这也是它几百年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最重要的原因。
  4. 《西厢记》这本书最核心的主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5. 崔莺莺: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有办法击退孙飞虎,就请母亲将自己嫁给他,不仅不要聘礼而且还重金陪嫁。张生:先拖延时间,再悄悄托小和尚去给自己的好朋友杜确送信,要他率兵来解围。红娘:《凤求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生米煮熟饭。

如何找到一个倾囊相授的导师

  1. 卡内基的起点其实很低。他的父亲是一个纺织工人,后来还丢了工作,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他的母亲呢,就靠给别人补鞋、卖点小东西,来补贴家用。
  2. 卡内基在新世界最重要的导师,是把他从电报公司挖到铁路公司的宾铁高管托马斯·斯科特。他比卡内基要大上12岁,斯科特在29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宾铁的区段主管,负责一个区段的铁路运营。在当时铁路公司的管理系统中,一名区段主管就相当于铁路王国中的一方诸侯。他负责管理自己区段内的所有员工,确保火车、车站和线路的正常运转。后来卡内基自己也做过这个职务。
  3. 卡内基具体从他的导师身上学到了:第一是职场和管理经验;第二是财富管理;第三是人脉资源。
  4. 和谁一起工作比做什么工作更重要。
  5. 在高薪的诱惑下,你能不能依然坚定地选择和你认可的人站在一起?
  6. 在熟悉的城市和举目无亲之间,你能否为了多学一些东西,迈出舒适圈?事实上,卡内基恰恰是因为举目无亲的新环境,才获得了和斯科特朝夕相处的机会,并且跟他学会了社交礼仪、公司管理。
  7. 在你认可的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能帮他处理一些事情,让他看到你的能力?卡内基就曾经多次在斯科特不在时,非常果断、漂亮地处理了几起铁路事故,帮助公司正常运转。
  8. 如何让导师对自己刮目相看?只有一个方法:经得住一个个岔路口的考验,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选择,通过一件件小事的积累,让对方相信,你不仅可以信任,而且是可塑之才。

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联系

  1. 这是我买的论文,但还是想好好读一下的,读完感觉有点浅哈哈
  2.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内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中的任何功能就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某一定向服务
    从广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层面来说主要就是对应用软件的了解及应用其功能并设置相应属性,这样就能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服务
  3.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信息管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促进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
    增强紧急物资的调拨功能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4. 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安全性无法保障

收入的高低和节奏由什么决定

  1. 员工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处的机会。他在别处的机会越高,他在这个企业里面议价的能力就越高,因为他随时可以选择离开。
  2. 边际贡献决定团队成员的收入水平。任何资源在团队里面应该得到的回报,跟他对这个团队所带来的边际收入应该相称。
  3. 出租车司机收入和份子钱高低无关。在一个团队里面谁拿多少,是由他们带来的边际收入决定的。专营权这种特权、这种垄断权利也是带来收入的一种资源,它该得多少,也是由市场的力量决定的。
  4. 信息费用高低影响收入分配方式。有些人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衡量、比较容易监督,所以这种人就根据他们工作的投入来获取工资回报,拿固定的工资。而另外一种人,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很难衡量、很难监督,这种人就后拿收入,拿企业剩下的收入,他们被称为“剩余索取者(residual claimant )”。
  5. 时薪、月薪与年薪的区别。时间跨度越大的薪水,它给人们的灵活空间就越大。你不需要每天都有贡献,这样你可以做一个长远的打算。
  6. 以投入与产出划分收入节奏。在一部电影里面,群众演员按投入来支付工资;而明星的工资可能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片酬,而另外一部分是跟票房挂钩的。
  7. 工作品质鉴别难度决定收入节奏。有些诺奖得奖人作品发表以后19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些要等40年才获奖。而经过了这么漫长的时间,他们的生产力往往已经下降了,这时候如果根据人们到时候的评估来决定他们的收入,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对称、错位的现象。结果人们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先让教授们做一段时间的竞争,当他们的绩效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以后,学校就跟他们签订一个长期的合同,工资虽然不算高,但他们也能够衣食无忧,安心做研究。
  8. 产权保护需要决定收入节奏。徒弟往往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收取的工资都很低,不仅低,还有可能是负的,没拿钱还要做出各种各样的付出,来赢得师傅的赏识,这是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师父的手艺往往得不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师父教会了徒弟,师父就没饭吃了。所以这时候师父教徒弟他会特别小心,他选的不仅仅是徒弟,他选的是忠心耿耿、像儿子一样的继承人。所以这种师徒关系就要经历一个很长时间的训练期、试用期,等到师父完全放心了或者师父根本就做不动了,他才会把生意的命脉交给徒弟。你会说这徒弟不是亏了吗?徒弟没亏,多年媳妇熬成婆,当徒弟成了师父以后,他又可以“剥削”新的徒弟了。这种错位关系,只要这个风俗习惯、这个传统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那么谁也不会亏,谁也不会赚。问题就在于,如果这种传统忽然间发生改变,那么就会有赢家和输家。

取悦症

取悦症

  1. ​什么是取悦症?
    什么是取悦症?取悦症是不是一种病呢?作者认为:它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好人做过头的行为倾向。它和那种完全自私,完全不顾别人感受的情况是两种对立的极端,这两个极端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作者把取悦症分为以下几类:
    认知型取悦症。有一种人,他们认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那么就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他们内心的矛始终是指向自己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首先觉得是自己的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是特别讨人喜欢的吧,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因为凡事都觉得是自己不对的这么一种心态,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很复杂的逻辑陷阱里。
    他们默认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因此他们极力地做一个“好人”。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应该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应该不让任何人失望,应该始终保持愉快和乐观,应该尽量地不去麻烦别人。除了这些对自己的高标准之外,他们对别人应该做的事,也有很大的期望。他们觉得,如果我为别人做了很多事,那么别人就应该感激我、喜欢我。这些对别人的高期望还是隐藏起来的,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也是在麻烦别人。
    这就导致别人通常不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高期望。所以当别人没有办法满足他们时,他们的期望就往往会落空,他们就会感觉到失望、委屈、沮丧,甚至还有点生气。但是他们不允许自己表达消极的情绪,他们要时刻地保持愉悦和乐观。这个时候这种情绪就会内化到自己身上,他们就开始觉得这是我自己的错,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从对自己的内疚感到失望,觉得别人也会对自己失望,便产生强烈的愧疚感。于是开始自我惩罚,对自己持续地进行情感虐待。为了弥补这个错误,他们就开始对自己设立更高的要求,然后又对别人产生更高的期望。就这样,一个悲惨的逻辑陷阱就这么形成了。
    和这么一个苛刻的人相处,哪怕他们特别善意地向别人提出一些意见,别人听起来也会像指责一样,就会觉得这个人在控制自己,在蔑视自己,所以和他们相处起来就特别不愉快。
    习惯型取悦症。这种类型的人讨好别人、取悦别人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了,是带有某种强迫性的。他们对别人的需求和认可特别强烈,他们的心理账户里,好像存不下已经做过的事情,存不下任何的成就,只能通过取悦别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喜欢被需要的感觉。
    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这些夸赞和需要会产生极大的快感,而且这种快感又不是时时刻刻有规律地发生的,是偶尔才会发生。就像玩老虎机,不是每一次按下按钮都能中奖,但是偶尔会让你们中那么几次,而偶尔的中这么几次就会让人特别开心。为了提高中奖的概率,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多玩几台了,所以他们对所有人都特别好。取悦在这时已经不是一种当好人当过头的问题了,它是一种带有某种强迫性的上瘾的行为。如果一直在这么一个状态中,别人就会发现,这个人挺好使的,有什么事情都过来找他,最后不但会把自己的精力消耗殆尽,反而会忽略掉身边的人。
    逃避型取悦症。那逃避什么呢?就是逃避那些坏情绪,逃避别人的拒绝、暴力和冷落,逃避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内疚和自责。
    逃避带来的动机要比获得别人认可带来的动机要大得多,就像一根胡萝卜和大棒的关系是一样的。想让某个人做出某个动作,前面放根胡萝卜来引诱他,后面用大棒来鞭策他,肯定是大棒的力量更强。
    逃避型的取悦型好人,因为以前受到过某种伤害,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发现,可以通过取悦别人,让别人高兴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就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这种负强化的作用更加根深蒂固,通常都是过度地放大坏情绪的危害,把冲突的严重性放得特别大,就是从来不让自己陷入冲突当中。每当觉得别人快要生气的时候,他们会立马示弱,首先讨好,让别人压根儿就没有发飙的理由。这样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处理和别人的冲突。
    你可能会说,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这是好事吧,难不成这还错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完全和别人避免冲突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在一些事情上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产生冲突,这太正常了。想时时刻刻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让每个人都认可你,可以说永远都没有这个可能。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尽力地避免冲突,而是当冲突来了之后怎么有效地化解它。害怕问题,然后躲避问题和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想概念。
    何况在每一段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分享,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面,永远都在妥协和迎合,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又用什么来吸引别人呢?没有人喜欢没有自我的人,这就是牺牲自己,迎合别人所要付出的代价。

  2. 如何克服取悦症?

    上面我们说了取悦症的三种类型和危害,这些老好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度地想要别人的认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需要,或是避免冲突和被别人讨厌,他们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别人,对所有人都特别好,但是对自己特别狠。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发现别人并不买账,总是热脸贴个冷屁股,甚至有时候别人还觉得他们特别烦。那么怎样从这个怪圈里跳出来呢?作者列出了一个21天的改善计划,我把它浓缩成为三个主要的方法,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个方法,就是去掉脑子中的那些应该。取悦型好人满脑子都是应该,没有一点弹性和余地,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我应该让别人高兴,我不应该发脾气······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成能把握的句式。比如说,“我应该总是让别人高兴和满意”换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我应该始终保持愉悦和乐观,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任何消极情感”换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这样一替换,脑袋中那些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首先,这些表达中加入了偏好的条件——如果我愿意,这就是在强调自己的意愿。其次,这个表述中还加入了选择,强调这个控制权是在自己的手中。最后,提醒这并不是要满足所有人,只满足部分重要的人的愿望就可以了,而且这只是一个选择,并不是必须的义务。
    第二点,就是要学会拒绝。拒绝别人有那么难吗?对取悦型好人来说,真的非常难,因为从小到大他都是这么过来的,一拒绝别人,或是一被别人拒绝他们就会产生内疚、自责,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坏人。这个要怎么破呢?作者给出的方法是,用拖延的方法。当别人向你提出请求,你又不想答应的时候。像平时你可能不想答应也答应了,但是现在你就可以拖着。成年人的礼仪里没有爽快的答应就是拒绝的意思,拖一段时间之后对方就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你就可以不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对自己产生自我认可。取悦型好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来自于别人,拒绝了别人,自己会内疚,别人拒绝了自己,他们还是会内疚。那为什么就是感觉不到对自己的满意呢?因为他们只惩罚自己,从来不奖赏自己。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不管取得多大的荣誉,他们都觉得这就是应该的呀,这很正常呀,没啥值得高兴的,他们对自己特别地苛刻。要怎么办呢?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成就积累下来,及时地给自己奖励。

  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

    其实除了以上三种人,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她几乎有求必应,不在乎对方感不感激、回不回报、认不认可,她都没考虑过这些,甚至她可以为了满足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她的世界里没有胡萝卜,也没有棒子,她觉得世界就该像她做的那样。
    后来她发现她错了,一味地付出在人际关系中是不成立的。因为当你一味地付出却不接受任何回报的时候,你的动机就会变得很可疑。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有个人突然出现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地对自己好的,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没有人会这么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反而会跟你保持距离。
    而且当这个人只付出却不接受任何回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变相地拒绝别人,等于是不让别人享受为你付出的愉悦和快感。这会让别人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可能你就是单纯地想帮助别人而已,但是如果不求回报的话,这在无意中是贬低对方的,会让他产生亏欠感。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特别不喜欢欠别人的,所以没有人喜欢过分的给予者,也没有人喜欢无私奉献的人。
    当她后知后觉,回想自己是否真的给自己的世界和他人带来色彩的时候,回想自己是否受到认可和喜爱、感激和回报的时候,她发现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她懂得“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分得清谁值得她的付出,也会拒绝,会表达不满,会接受别人的给予。但是偶尔也会怀念曾经那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她,在她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其乐融融,目的单纯,也会有争吵和不被理解,但不会想些有的没的。

边城

边城

  1. 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湖南凤凰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如《边城》《长河》《萧萧》《三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尤其擅长写纯净的自然和纯粹的人性。50年代之后,沈从文很少再从事文学创作,而是主要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对中国文物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2. 《边城》以20世纪20年代的湘西边境小城茶峒为背景,讲述了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小说描绘了湘西清新的自然风景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善良的人们生活在这里,领受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作者通过这个普通的小城中几个普通人之间发生的普通故事,为我们写出了人性之美。
  3. 第一,《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小说,作者沈从文也经常自称“乡下人”。他的小说往往呈现出非常自然的状态,清新脱俗而又淳朴自然。沈从文曾经有望成为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可惜的是在那一年不幸去世了。
  4. 第二,沈从文的小说有散文化的风格,沈从文被称为“伟大的印象主义者”,他总能轻轻几笔就把景色的神髓勾画了。边城与桃花源虽然非常相似,但“边城”却不是完全虚构的精神家园。
  5. 第三,少女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故事在三个端午节的时间线索中逐渐展开,阴差阳错的巧合最终造成了悲剧。沈从文在故事中描绘了湘西的人性美,也将边城塑造成了他笔下“供奉人性的小庙”。
  6. 第四,沈从文的小说之中除了清新和朴实之外也有热情和悲痛。沈从文的生活经历非常痛苦,但他将平常而美好的事物写进自己的小说中,用文字来抚慰心灵,可以说他的文字是“治愈系”的。
  7. 第五,《边城》最深层的寓意在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理念,它所表现出的蒙昧与集体无意识才是宇宙间人类最真实、最本源的生存状态。对“天”的深刻认识与守护,正是沈从文小说中最有魅力、最深刻的地方。

茶书

茶书

  1. 冈仓天心,明治时期的思想家、美术家、评论家和教育家,也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的重要人物。
  2. 日本茶道虽然源自中国,但是它真正的确立是由于千利休的死。千利休的死,是因为他想要通过茶道创造一种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价值,他也确实成功了。冈仓天心,还有他之后的柳宗悦,都是在继承千利休的传统,努力在文化的战争中确立日本的独特性。
    人的任务就是把上帝的创造重新排列组合,在组合的过程中选择信息、重组信息,这里面有好的信息,也有坏的信息。
    茶人不是艺术家,是艺术。
  3. 如果用加法、减法作比喻,中国文化是做加法,日本文化就是做减法。
  4. 比如说,中国工艺的技艺特别繁复,从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那些工艺复杂的瓷器中,你可以看到这种繁复的极致,有些技艺可以说和物品实际的使用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聪明的中国人非常会利用技艺包含的丰富信息,用它来表达品位象征、阶级划分这样的信息,像是丝绸,或者瓷器,在2000年里占据了世界工艺的顶端,挣得世界货币。
  5. 而学习了中国文化的日本却完全砍掉了这块,他们注意发展工艺的纯粹本质,但日本的问题是,有时候过于绝对了。比如,在茶会上,一枝一叶都被安排好,不能有丝毫差池,否则就达不到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把审美的极致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一个幸运的时代产生大师,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大师的创造力,而如果没有大师,还想要保持住茶道的精神水准,就只有严格尊崇祖宗定下的规矩了,这是日本茶道刻板苍白的一面。在1950年的时候,柳宗悦写过一本关于茶道改革的书,提倡“民众的茶”,反对戴着虚伪面具的僵硬做作,确实是积极、中肯的。

隐秘的知识

隐秘的知识

  1. 大卫·霍克尼,英国画家,长期住在美国。20世纪中期,他的油画就已经享誉世界。
  2. 西方古代大师用了秘密工具,达到了一种精准的视觉表现,其实是为了欺骗人的眼睛。而塞尚和他的时代的作品,也就是现代艺术运动以来的绘画作品,是心灵跟着眼睛、没用任何光学器材画出来的,对于大脑来说是真实的图像。也就是塞尚所说,我的作品是真实的,有生命的。说到古代绘画手法的弊病,霍克尼特别拿出布格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照相机的时代,这类作品就是虚假的,没有生命的。
    透视就是在二维平面上描绘出三维空间的系统
    欧洲人是通过一扇扇窗户来看风景,把自己隔在景外;相反,中国人是随着景色漫步,观者就在景中。
  3. 东方不比西方低矮,东方不比西方落后,东方画的是“我手写我心”。中国的散点透视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一种透视方式,散点透视表现出观看的动感,散点透视的高明和先进,达到了用平面静止的图像表现出我们用摄像机所捕捉的透视效果,是带有动感的,步移景移的散点透视。
  4. 到今天为止,很多中国人依然认为西方古代的绘画是先进的,比中国古代绘画好,因为他们有光影,因为他们的光影表现了体量,也就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直观感受。霍克尼说,不,这种体量是虚假的,只有用光学器材才能够捕捉住光影效果,而我们人类的眼睛看东西是不需要光影的。光线的投射使我们看见了东西,但我们的眼睛总是忽略影子的存在,因为影子虽然对我们捕捉物像的状态、色彩和状态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实是不必画到作品里的。对于画家来说,把握和描绘世界的方法是多种的,而如果没有光影,没有光线和影子,光学器材就无法呈现对象,这是人类与机械观察世界的最大的区别。我们看到的外轮廓,我们在大脑中把它总结成线条来勾勒,这个形象就出来了,而光学器材只有用光影才能显现出形态来。
  5. 可以想象,听到霍克尼的这个说法,整个西方美术界就翻了天了,对他的反感、对他的批评扑面而来,说他攻击古代大师的都有。大卫·霍克尼说,我没说他们欺骗我们,而是说他们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追求真实刻画的手法,使我们的眼睛受了欺骗。其实,霍克尼没有必要和那些有偏见的人辩论,因为他们永远都不愿从偏见的美梦中醒来。
  6. 这就涉及到这本书里最后的一个问题,也是前面说的两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我,大卫·霍克尼画了一辈子的画,我是现当代艺术运动中的旗手,而我的画是最真实的,我没用任何光学器材;我找到了你们作画逼真的秘密,因此我知道我比你高妙,我高就高在我画的不是光影投射在画布上之后用临摹、描摹的手法绘制出来的东西,我不画照片,我不借助光学器材;我画的是我的心灵,我像亚洲人一样,画的是自己的心灵,我的画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样,是一种心灵之旅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因此,合上这本书,我对大卫·霍克尼更增加了一层敬重。

画家生涯*

画家生涯

  1. 高居翰是密歇根大学艺术史博士,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被称为是“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一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中国艺术史,曾获得好几个权威机构颁发的终生成就奖。无论是材料、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探讨,高居翰对中国艺术的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 中国绘画有一种对业余精神的崇拜,但随着商业社会发展,现实中又有出现了很多靠画画为生的画家,所以,很多文人画家并不像他们号称的或者艺术史所描述的那样,是业余在画画,他们也不只像业余精神所要求的,只会把作品给真正懂他的人欣赏。画家身份的双重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变迁,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文人有一种坚决的主张,就是业余才是体面的。
  3. 画家和画作是在被动地被这套标准选择,而且不仅他们在世时候很难突破,历史也会刻意地遗忘那些违反原则的画家,这也造成了中国艺术史上评价尺度、画家形象和画作题材都越来越单一。
    元代以前,中国画也曾提倡过“师法自然”,就是像自然学习创作。但元代以后,描绘真实不再是作品的追求,画家也就不再写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不再把画当作对自然的再现,而是表达思想和体验的创造。
  4. 不管是画作还是画家,因为真实,才会更加可爱。艺术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艺术家也不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群体。理解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对艺术的塑造作用,或许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才更加完整。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1. 伯吉斯,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语言学家和评论家
  2. 第一,因为一手的材料特别有限,莎学始终面临着一个致命问题,就是这些作品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亚写的。倒莎派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不可能是平民出身的莎士比亚,这些戏剧瑰宝一定是阳春白雪的产物。这本书写作的一个隐含动机,就是搜寻莎士比亚私生活的痕迹,把他从一个空洞而宏伟的符号,变成一个鲜活丰满的人。同时也希望借此去看一看,那些特定时代的戏剧创作者们是怎么创作、怎么生活的,进而进一步捍卫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戏剧所有权的合法性。
  3. 第二,文艺复兴时代,英国的公共教育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连莎士比亚就读的斯特拉福文法学校也能够给他提供博览群书的机会。尽管莎士比亚本人的拉丁文造诣不是特别强,大部分拉丁文著作当时已经有了英译本,而且善于观察生活的莎士比亚就生活在一个古典文化相对比较流行的时代,所以古典文化的精华,完全可以通过各个不同的方式,缓缓流入并滋养他的心灵。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叫斯特拉福。他的爸爸是一个开手套作坊的老板
    炒房,积极参与公众事务,善于吵架、催债、维权打官司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其实写的是他在伦敦的情妇,而且那个情妇可能是一个皮肤比较黑的女人,因为莎士比亚写过这么一句话“黑是美的本质”
    留给太太的财产,只不过是家里那张仅次于最好的床
  4. 第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演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因为早在它变成固定的文本之前,莎士比亚的剧本已经经历了千锤百炼,有一点点小范围集体创作的意味。而纸面上的莎士比亚,因为看上去实在是显得无所不知,所以显得脱离了他生活的环境。而那个活跃在台前幕后的莎士比亚,把观众的反应直接当作灵感源泉。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大众艺术,里面蕴含着某种特殊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活力。
  5. 第四,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英语单词,有的是莎士比亚首次使用之后才进入英语的,有的是他用了之后,把原来的词义或者词性改变了的。他到底给现代英语造了多少词呢?学术界公认的是1500~2000个。这些词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获得了广泛而快速的传播,而莎士比亚天才的修辞能力,又让这些词从诞生那天开始,拥有了独特的活力。
  6. 第五,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有一种一边建构什么、又同时一边消解什么的独特能力,他能够平衡像堕落和机智这样极端的个性,显然也是莎士比亚的创作天分,是我们揭开莎士比亚剧本神秘的古典面纱,直到今天都觉得它充满活力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福斯塔夫对于文学的意义,并不见得比莎士比亚给现代英语创造了2000个词汇的功绩要小。

自控力*

自控力

  1.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科学助人”这一新领域的领先专家。
  2. 人们有多渴望自我控制,就说明了人们感觉自己有多失控
  3. 意志力并非主观的态度,而是以大脑前额叶以及身体为基础的生理活动,可以概括为三分天下,两虎相争和一个指标。“三分天下”是指大脑前额叶三个区域的能力构成,也就是“我要做,我不做和我想要”,这三种能力构成了人类大脑的自控系统。而“两虎相争”指的是自控系统与冲动系统的比拼。最后一个生理测量指标叫做“心率变异度”,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我们自控力的强弱。
  4. 削弱意志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它们是生理基础,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糟糕,以及群体影响。
    一切给我们带来良好感觉的道德标签,都容易造成失控。
    做了件好事情之后就容易放纵自己,或者一想到明天会更好就觉得今天失控也没关系
  5. 提高意志力的方法主要有五个,分别是强身健体,去道德化,自我原谅,驾驭冲动以及交朋结友。然而,这里说的朋友,主要是指那些意志力比较强的,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睡眠、冥想、运动和呼吸训练
    去道德化,不要给事情贴上“好与坏”的道德标签,我不是做了好事,而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
    当冲动来了的时候,在思维上,不要去控制它,花至少一分钟的时间去感觉它,观察它,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有哪些变化。然后,在行为上,不要按冲动去做事,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做事。
  6. 通常我们都会说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但是可能忘了也要对自己保持好奇心。

心流

心流

  1.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他一直在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体验,完成了大量经典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很有权威的学者。
  2. 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内心的和谐,跟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因为我们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控制外部环境,这一点也不能减少世界带给我们的混沌感。沉浸在基因带给我们的享乐,只能得到暂时的快乐,而追逐社会认可的财富目标,也让人们成为了社会控制的傀儡。所以追求内心的和谐,只能从掌控意识入手,成为自己的主人。
  3. 能够对抗精神熵就是最优体验,它能够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人类庞大的意识系统需要秩序,无序状态会让人不安,心猿意马久了,对自我会造成极大损害,使人再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也就谈不上好的体验。米哈里发明了精神熵这个词,来形容意识的无序状态。他也开发出了最优体验这个概念,用来对抗意识的无序,专注能够让人快乐,在你完全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精神能量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就是心流。
  4. 当出现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匹配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流体验。如果你想创造更多心流体验,就要想办法让你正在做的事情满足这些条件。
    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1.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2. 伤心的时候对着镜子哭,往往就哭不出来了,为啥?因为可以看到它,看到它的时候,它本身就会消减。
  3. 表现形式:拖延症是做事不仅拖,而且在心理上他不能接受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想要急切地做出改变,但是就是办不到。最后这种心理的矛盾导致极度的痛苦,在身体上也会表现出一些病变,比如说头痛、胃痛、失眠,到最后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4. 成因:天性和本能、害怕做不好、害怕被控制、完美主义
  5. 解决方案:设立截止日期、给自己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降低预期

终结拖延症*

终结拖延症

  1. 威廉·克瑙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拥有超过3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他专精的研究领域,是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负面心理引导和治疗,比如抑郁症、心理亚健康、拖延症等等。
  2. 拖延症的几种分类,主要有,期限性拖延症(时间还早)、自设障碍拖延症(找客观原因)、分心拖延症。
  3. 认知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挣脱自我意识的控制,从客观角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拖延症症状,并确定改变的决心。认知方法的主要武器是五步改变法,分别为觉察、行动、调节、接纳自己、自我实现。
    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个周,甚至三五天时间内,用意志力强迫自己扭转拖延症,积极工作,完成任务。
    积极完成三天任务,然后允许自己拖延一天;或者光速做完一天工作,然后玩几个小时。
  4. 情绪方法,“马儿与骑士”的假设模型,摆脱情绪控制,理智决策并付诸行动。
    把情绪扔在一边,客观判断一下,第一,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做得完?第二,做完以后对你有没有好处。如果答案都是确定的,那么,开始用你的理智制定计划,推动计划。
  5. 行动方法,五分钟原则。利用五分钟原则,可以分解任务,增加心理耐受力,长期执行,会逐步产生良性习惯,彻底终结拖延症。
    在一些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做完的事情上,需要做到马上行动。
    在一些长期症状上,屏蔽情绪影响,制定出简单的行动计划。比如面对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要自设障碍放弃,也不要被动等待时间期限到来,首先冷静地思考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做什么,分为几个步骤,需要多少时间。制定好计划以后,也先不要兴冲冲地一头扎进去。你需要先分解计划,提炼出几个很容易完成的步骤,一边刷着网页,一边顺手把这些步骤完成。
    五分钟原则,在做那些重大事项的时候,首先安排好第一个五分钟做好哪部分。等执行完第一个五分钟计划以后,你需要接着做第二个五分钟计划,这样持续推进。

自律力

自律力

  1.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是全球高级领导者培训领域的先驱和权威,是为数不多的曾受邀对超过150名CEO及其管理团队进行辅导的咨询师之一。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领导推行执行官教育项目。
  2. 原因,比如对自身和外部环境过度自信,要不就是找客观借口,不能做到持之以恒。还有比如动机错误,以及为自我改变而焦虑——这些都是大家自律路上的绊脚石。
    当我们想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借口时,每一天都可以被认为是“特别的日子”。
    与减肥相比,保持健康身材,不让减掉的肉反弹回来,是更加困难的事。
    因为害怕失去过去的自己,我们拒绝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环境,也拒绝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以达到自我提升。
  3. 每日问答法。第一步,制定出每天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第二步,为自己每一天的表现打分,评分标准是,我尽我最大努力做到这些目标了吗?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目标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根据自身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有效原因——每日问答法第一会强化我们的承诺;第二会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激发动机;第三还能够彰显出自律和自控之间的不同。
    自控,指的是避免不理性的行为;而自律,指的是实现理想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吧,当我们吃过晚饭,抵制住吃甜点的诱惑,这是自控;而当我们下班之后,坚持去健身房锻炼,就是自律。

决策的力量*

决策的力量

  1. 鲍勃·尼斯,曾经担任美国快捷药方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位研究医疗领域应用行为的博士,将自己的理论经验广泛运用到了医疗之外的领域,比如职场、家庭和社区等。他用理科生特有的严谨和科学的思维,在前人写的大量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根据最基本的人类行为准则,精心设计了一套程序和系统,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最后用有力的实验数据和科学分析结论告诉我们,有关潜意识、决策和行为的真相。
  2. 直接改变行为的激活型策略、强化良好意愿的提高型策略和能够广泛应用的超级策略。
  3. 人类大脑每秒钟能接收1千万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处理的,属于有意识的思维,其他99.99%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懒惰是人类大脑的本能倾向,而且人类是非理性的。
  4. 我们之所以出现行为有违初衷的情况,并不是对自己的控制力不足,而是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的那种环境,与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另外,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惯有的捷径,比如我们会很自然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会对违反社会契约的欺诈行为特别敏感;再比如,和追求收益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更看重怎么才能避免损失;还有,我们会更愿意抓住现在眼前的利益,而把损失留给未来。
  5. 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帮助人们调动50比特思维,让他们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就能有效弥补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
    糖果在手边,吃糖就变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把糖果拿远之后,要不要走过去拿糖果,就是一个需要动用“50比特思维”去思考一下的事情。
  6. 预先承诺。这个策略是让人们在当前做出某些决定,来弱化未来某些行为的吸引力,或者让它变得完全不可能实现。
  7. 自愿退出。就是让人们默认接受一个比较好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的行为方式。
  8. “融入他人的思维”,也就是用线索或提醒的方式,吸引人们的“50比特思维”。
  9. “重构选项”,就是通过恰当的措辞来重新表达信息,用更打动人的措辞来表达信息,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还可以利用之前提到的,社交规范和人们倾向于规避损失的心理。
  10. “巧借东风”,就是用一种大多数人认为更有趣、更令人愉悦的方式来引导大家的行为习惯。
  11. “合理简化”。概括起来,就是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更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更困难。

棉花帝国

棉花帝国

  1. 斯文·贝克特,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埃里克·方纳的学生,可谓师出名门。他在资本主义史、19世纪城市史等几个领域都有专攻,现在是哈佛大学资本主义史研究项目的组织人。
  2. 欧洲通过殖民战争和武力打开了贸易渠道,这为后来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又通过新技术和工业化生产,在棉纺织领域建立了领先地位。曼彻斯特那些资本家所代表的棉花帝国的崛起,展现出的就是早期资本主义的崛起。
  3. 到19世纪,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为中心的庞大的棉花帝国已经建立起来,但其核心依然是暴力、压迫和奴隶制度,拥有大量奴隶的美国南部,成为棉花帝国的命脉。棉纺业的竞争直接导致了南北战争,而废奴则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推动力。 由于美国内战造成的原棉短缺,欧洲各国积极寻找除美国外的棉花产地,从而将这 个产业更加深入地扩展到全球。要想取得棉花,就需要国家出力。为了保证原棉供应,英国在印度铺公路、修铁路,加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人们要穿衣吃饭,穿衣服这件事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棉花成为影响国家事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进入20世纪,由于吸纳的劳动力最多,生产方式最集中,与外国资本联系密切,在各殖民地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中,棉纺织行业成为一个热闹的舞台。棉花帝国经历了由地理到劳动制度的一再变动,英国的棉花帝国虽然解体了,但掌握着全球化网络的西方大公司则主导了如今依然热闹的棉花产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1. 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他用“三大批判”系统地检审了人的认识、道德和审美,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康德大器晚成,57岁才凭着《纯粹理性批判》震惊了哲学界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只有50页,康德让出版商给自己做了一本“定制版”,在里面加了大量的空白页。在这些空白页上做了很多笔记,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却有190页
  2. 这本书的标题如果用最忠实的方式来翻译,应该是“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个标题里的每个词都很有讲究,不仅说明了康德要对当时非常流行的美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提示了他在这里使用的不是哲学,而是人类学的方式,对这两种感觉进行观察和描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一切美的东西都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各个部分的组合要和谐有序,另一个是要有一定的大小。
    康德在这本书里的基本立场,和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美学”“客观主义美学”都不一样,他强调的是审美中的“感觉”,也就是说,他要努力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去考察“优美”和“崇高”。
  3. “优美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康德用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美感。
    鼓励女性去研究艰深的学问,其实是男性的诡计,因为他们没办法在日常交往中抵抗住女性的魅力,但是又不愿甘拜下风,所以干脆诱惑她们去做男人的工作,这样就能建立起自己的优越感了。
    康德没谈过恋爱,但是在讨论女性这种“优美的性别”时,康德几乎处处为女性辩护,甚至连女性身上的很多缺点,也被他当作了“美丽的缺点”。
  4. 与“优美感”相对的“崇高感”比较复杂,在愉悦中混杂了恐惧、伤感、惊叹等其他的情感,男性是崇高感的代表。
  5. 我们讨论了康德如何从审美过渡到道德,“优美”的情感可能带来善行,但并不等于道德,我们需要从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感情,这种“崇高”的原则,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我们更容易同情一个记者做过深度报道的贫困家庭,并乐意捐款捐物,但是却可能会对贫困人口的总数毫无感觉。
    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还有一些盲目和软弱,容易被利用,导致道德上错误的行动。比如同情可能会泛滥成灾,影响人的客观判断,而殷勤很容易变成谄媚,或者小团体里没有原则的相互包庇。
    康德每天都坚持着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吃完午饭都是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邻居甚至可以用他出门的时间对表。康德这个严格遵守的作息时间只有一次被打破了,原因就是他看卢梭的《爱弥儿》看的入了神,这之后康德就在书房里放上了卢梭的画像。

Similar Posts

下一篇 输入法的安装

Content